為什麼這麼說呢?讓我們先聊聊軟片時代的思維方式吧!
從我的第一檯菲林相機,黑色的 Yashica FX3 開始,每次拍照前選軟片時,我需要考慮到的,是現在攝影師完全不需要想的問題。
第一,ISO 要設定多少?就用自動吧!門都沒有!軟片時代,買一卷36張,ISO100 的只能夠在大太陽下戶外拍,拍完後換一卷ISO400的到室內拍。沒拍完就天黑了,現在要抽出來,換卷ISO 1000的。哎呀 ISO 1000 不夠光,需要一卷ISO 1600 的,老闆說:抱歉買完了。ISO1000 的將就的用吧!對,從前我們拍照都在考慮 軟片的敏感度,現在數位相機內鍵了感光原件取代軟件,ISO 換成機身設定,選擇 自動的 Auto ISO,搞定!
不過相機本身的感光原件也有一個限度,設定成 Auto ISO 也未必能夠給到你想要的成像。比如說,我有一個Sigma DP2 Merrill 相機,它的感光元件成像非常美麗,不少Leica 用戶也覺得它的成像有像 Leica M9 的色調和細緻,45 megapixel 的感光原件,可以拍出類似中畫幅相機的細膩程度。但是,它只能夠設定在ISO 100-400之間使用,ISO 400 之後的照片品質就會變差,變粗造,變得不實用了。所以,最好選擇在光線允許的範圍內,用最低的ISO 拍攝。
Photo by Sigma DP2 Merrill 45mm f2.8
這些問題,從前我是在買軟片的時候考慮的,現在變成在買相機的時候就必須做好的決定。
Photo by Sigma DP2 Merrill 45mm f2.8
第二,在菲林時代,購買軟片時,需要考慮照片的色調和拍攝主題。平時習慣選擇Fuji 的軟片,拍出來的色調有點綠綠黃黃的,拍攝大自然非常好看。但是,要拍人像的時候,還是換一卷Kodak的Super Color,膚色偏紅粉嫩的比較好看。現在雖然每一個相機都可以設定感光原件的色調,但是他總有自己的特色,選相機的時候,最好先考慮好拍攝的主題和相機色調的特色。因為它不像換軟片那樣抽出來換過一卷問題就解決了。比如說,拍人像的時候,我選擇Canon 的機身,因為它們的色調偏粉嫩,而且畫質偏軟,拍出來很好看。拍風景和大自然選擇Sigma DP 的機身,因為它的感光原件就像菲林的正片,色彩飽滿,細緻。可以將風景照拍得即細膩又美麗。
Photo by Canon eos 7D 85mm f1.8 usm
誰說選菲林不像選數位相機?...不像不像!...數位相機比軟片貴多了!...噢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